4月3日清晨,湘江西岸千吨级码头堤段,两架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划破晨雾腾空而起。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乳白色药雾如薄纱般笼罩在乔木冠梢,标志着我市沿江风光带正式启动今年首轮病虫害防治作业。
当日上午9时许,在湘江西岸东洲古渡堤段,飞防技术员正手持遥控器,娴熟操控着空中编队。记者现场看到,无人机沿着预设航线飞行,在树冠顶端保持最佳作业高度。双机在10多米高的栾树林上掠过,仅用9分钟便完成了60棵大乔木的全覆盖施药。无人机所到之处,白色雾浪翻滚,黏附在树叶上的幼虫纷纷掉落。
“传统作业需要人工喷洒,现在双机协同大大提升了防治效率。”市沿江风光带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引进的植保无人机搭载雾化系统,可使药剂喷洒至叶片背面,双机发力,不仅防治效果好,还可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当前蚜虫集中在栾树的新生嫩枝,红蜘蛛则偏好柳树和杜鹃的中下部叶片,必须差异化配置药剂,本次防治采用生物制剂,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据了解,四五月份正是蚜虫的高发期,蚜虫聚集在树木的嫩枝和幼叶上啃食,易致树木长势衰弱,甚至死亡;近期,因温暖湿润,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也开始蠢蠢欲动,采用二架无人机同时作业,可大幅提升覆盖范围和作业效率。下一步,市沿江风光带事务中心还将对湘江东岸、蒸水风光带等江岸河堤的树木开展病虫害喷洒防治作业,保障树木健康生长,为市民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休闲游览环境。预计,今年首轮沿江风光带病虫害防治作业将持续至4月中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