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雷速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 >
衡阳市"十四五"能源转型与升级:稳中有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来源:衡阳市统计局 ? ?时间:2024-05-13 11:11


"十四五"期间,衡阳市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升级需求,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供应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基础设施有所改善,能源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一、能源综合指标完成良好

1.能耗强度下降率超前达标。2023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1417.75万吨标准煤,2021-2023年能耗强度累计能耗下降11.8%,超过时序进度2.8个百分点,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激励目标78.67%,超前达到目标进度要求。

2.能源生产供应能力增强。目前,全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79.09万吨标准煤,电力生产占能源产出的比重提升至22.48%,比"十三五"提高了1.42个百分点。电力装机规模达325.7万千瓦,较"十三五"增长25.5%。新能源发展较快,"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光伏、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47.8万千瓦,现有风电装机50万千瓦,光伏装机81.2万千瓦。

3.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反映能源技术和设备水平的重要指标,截至目前,全市综合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达到了57.7%,比"十三五"期间提高了7.12个百分点,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高耗能行业能耗下降趋势明显。2023年,规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总量达341.59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能耗总量比重的80.3%,总量比"十三五"时期减少12.95万吨标准煤,减少了3.8%,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两个行业能耗下降最为明显,总量比"十三五"时期分别减少12.1和9.48万吨标准煤,占比分别下降2.5和1.9个百分点。

5.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加快。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4.07%,比"十三五"提高了3.93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达196.31亿千瓦时,2021至2023年均增长3.96%。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37.68%,提高了7.5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能耗总量的比重降至52.09%,降低了5.73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58.27%,提高了9.82个百分点。

二、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

1.重大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夯实,转型加快。新粤浙天然气管道衡阳段已竣工并投入运营,衡南至衡阳天然气管道竣工,全市天然气管道主干线长度已超过381公里。大唐耒阳和祁东白地市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建成投产,"宁电入湘"以及湘投天然气发电项目启动。3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省级备案完毕,衡东吴集等多个风光电项目并网。衡阳县和常宁市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主体工程建成,衡南和常宁的两个大型抽水蓄能项目以及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完成。

2.工业领域绿色发展成果斐然。"十四五"期间,我市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能源体系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1家园区获评"国家绿色园区",15家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2家企业获评"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产品设计示范企业",10种产品获"国家级绿色设计"认证。完成22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古汉中药、雁峰酒业等2家企业获评省节水型企业,湘衡盐化获评省工业碳减排标杆企业,一大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涌现,让我市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更明显。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22年,我市获评国家级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4个园区、企业及项目获评第三批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3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建成落地。耒阳先导电子信息材料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项目冲刺"百亿"工程。耒阳生物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实现畜禽粪污再利用制沼气发电,每年可处理有机废物36万吨,产沼气1400万立方米,发电2900万千瓦时。

4.碳汇能力不断增强。成功争取到2023年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落户衡阳。全市人工造林共完成11.7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共完成10.53万亩;草地保护修复共完成0.05万亩;持续开展通道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共完成6474.6公里绿化通道,计划任务全部完成。另外,衡南县等5个县市区成功争取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

5.资金支持助力降耗。近几年,全市共申报中央预算内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方向项目14个,总投资25.95亿元,提出资金需求3.93亿元,目前14个项目全部通过省级审核上报至国家级。2023年,耒阳金隆再生回收整合搬迁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000万元。

三、能源发展仍存在部分短板

1.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受我市能源资源禀赋"多煤少油缺气"特点的影响,能源供应偏紧,对外依存度偏高,石油和天然气全部依靠外部输入,煤炭供应受耒阳煤矿减产影响,用煤高峰期煤源难以保障。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96.31亿千瓦时,总发电量为76.55亿千瓦时,电力缺口达119.76亿千瓦时,电力对外依赖度达61%,比"十三五"期间提高7个百分点,保供压力较大。

2.人均能源消费逐年攀升。近三年全市人均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2021年人均能源消费2102.57千克标准煤,比2020年增长4.29%,2022年为2156.21千克标准煤,同比增长2.55%,2023年为2182.16千克标准煤,同比增长1.20%,人均能源消费呈逐年上升态势。

四、下阶段工作建议

1.稳妥把握发展节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确保能源安全",衡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和重化工城市,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不能一蹴而就,节能降耗、实现"双碳"目标不能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产业发展的"急刹车",需与实际相结合,摸清底子、合理规划、稳中求进。同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双赢"。

2.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重点关注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加速发展输变电、核技术应用、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序推进衡东经开区、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建滔化工热电联产等煤电项目升级改造。提升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给能力和综合调节能力,发展智慧能源,逐步降低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在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调整能源结构。

3.积极发展新能源。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充分发挥衡阳市建设条件优越、光照、风力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四五"期间,在衡南县、祁东县、耒阳市、常宁市等地建设一系列集中式风电场和光伏项目。支持负荷中心和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鼓励分布式光伏与建筑、园区、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开发。推动衡南县、常宁市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加快多能互补基地建成。积极探索氢能利用,力争建设省级氢能试点示范。

4.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新能源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协调发展。以电网优化升级为着力点,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加快新型电力系统迭代发展,构建智能电网,更好适应大规模集中式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提高新能源消纳存储能力,加大新能源输入强度,实现多种能源高效互补运行,确保用户端供电稳定。


(供稿:能源科魏荣丽)



雷速体育,雷速直播:衡阳市统计信息网  地址:衡阳市解放大道16号市政府办公大楼10楼
联系电话:0734-8857855 信访举报电话:12388  邮编:421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